投稿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卧龙区文明网 | 南阳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

欢迎来到卧龙区文明网!

卧龙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卧龙文化
春节将至 品品南阳的老年味儿

2020-01-15 09:31:35   卧龙区文明网

  


活动现场  图片来源:南都晨报

    转眼间,旧年历马上又要翻到最后一页,我们将迎来一年中最热闹、最温暖的节日——春节。不论是春节习俗或是新春贺岁活动,都是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1月12日,在南阳唐王府博物馆主办的宛城风物草根谭系列民间座谈会上,南阳民俗专家白万献、南阳地方志专家郭文学、河南省陨石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杜全山、市总工会退休干部王政、独山玉矿原矿长乔群、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戏曲工作室主任唐明华、唐王府博物馆馆长崔鉴平等齐聚一堂,畅谈南阳春节习俗。

    过了腊八就是年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喝了腊八粥,家家户户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而到了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来临,年味儿则越来越浓。按照南阳习俗腊月二十三是祭灶日。民间传说,灶神经常暗中观察一家人的善恶,每到腊月二十三,就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供玉皇大帝作为赏罚的依据。因此,人们于腊月二十三日这天祭灶神,用意是让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为显示祭灶神的诚意,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将灶台收拾得干干净净,并将旧灶神像揭下换上新的灶神像,并在像前摆上供品,以此讨得灶王的欢心。
    南阳童谣说:“二十三儿,燃灶腊儿”。腊月二十三晚饭后,每户将所备的一只肥硕公鸡,当作灶王去天宫骑的马,以“火烧儿”作为路上干粮,以灶腊儿糊其口免说坏话。鸡的前面还要放上干草料豆及水,作为马的草料。再由男主人面朝灶王,跪拜祷告。
    现在,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人们依旧会吃“火烧儿”,只是很多家里不再自己做,而街上大大小小的火烧馍摊前排着的长队,在那天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摆上饭桌的年味
    伴随着缕缕茶香,我们借白万献、郭文学、王政这些老南阳人的回忆,回到了旧时的南阳城,感受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大家对过年的期待。
    春节习俗,最离不开的一个字就是吃。“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蒸枣花……”过年,大部分都跟吃有关。饺子是过年时最重要的主食,除夕、初一、破五都得吃饺子。而孩子们最喜欢的是“过油”,在过去,“零嘴儿”是很奢侈的东西,过年“过油”时,家家户户都会炸麻叶儿,这就是供孩子吃的零食,除此之外,还会炸莲菜、炸酥肉、炸鱼块等,备下莲菜和鱼也有讲头,寓意连年有余。而“过油”的食物一方面是吃着香,另一方面则是便于储存,不易变质。
    蒸馍也有讲究,在过去,一是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白面馍;二是不能蒸“空包儿”,不论是枣花馍、豆包、菜包还是糖角子,都是有馅儿的,这个习俗不但增添了过年的气氛,更丰富了春节的饭桌。
    孩子们最盼过年
    如今,因为环境保护禁放烟花爆竹,在旧时,拾炮是孩子最喜欢的游戏。孩子们经历了除夕晚上的熬年,却丝毫不见困倦,就是因为初一早上可以到街上拾炮。过去,因为条件不好普通人家是不放炮的,只有商铺放炮,所以孩子们宁可起个大早也不愿甘于人后,少了捡鞭炮、放鞭炮的乐趣。
    有了吃、有了玩、再收到长辈给的压岁钱,孩子们就更美了。现在,人们拜年不需要行跪拜礼。但在过去,平辈之间拜年一般作揖,对长辈就得郑重其事地下跪磕头,行了跪拜礼,说了吉祥话,长辈们才会给孩子压岁钱。解放初期,压岁钱只有几分钱,后来是一角钱,到如今,成百上千元也不足为奇了。
    旧时春节规矩多

    旧时物质生活虽然匮乏,可要守的规矩却更讲究。

    如:初五之前忌打破碗、镜子等玻璃、陶瓷器物品,以防破财破运,若真不小心打破了,可以用红纸包起来,先放置在神桌上,默念“岁岁平安”吉祥话语,等待破五后再丢弃;初五之前不要洗菜、洗衣物,那样意味着会将财富与财运洗掉,所以,过去在除夕之前人们会把过年要用的菜全部洗干净准备好;初一不能动用针、剪刀;不能动用扫帚,不能倒垃圾,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还有“初一借了别人的钱,一年四季靠外援,初一借给别人钱,财产外流整一年”的说法,因此,过年期间不管是被要债或者是跟人家要债的人,在一整年间都会很倒霉,因此过年期间忌讳向人讨债。

责任编辑:卧龙区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