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卧龙区文明网 | 南阳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

欢迎来到卧龙区文明网!

幻灯片

您的位置:首页 » 幻灯片
南阳两级法院筑起未成年人法治安全网:把爱倾注少年审判 用情温暖迷途心灵

2019-05-28 08:55:03   卧龙区文明网

  

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审庭法官向孩子们赠送普法口袋书

      少年审判庭是一个充满爱心和责任心的集体,他们为一个个失足少年指引方向,把看似冰冷的法律融入温暖的亲情,将法、理、情贯穿于审判之中。记者获悉,2017年以来,南阳两级法院共办理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刑事案件710件,先后对400余名未成年罪犯进行帮教,通过帮扶教育,共有246名未成年人罪犯被判处缓刑及免予刑事处罚,被帮教人重新犯罪率保持“零记录”。市中级人民法院被共青团中央、最高人民法院联合授予“青少年维权岗”荣誉称号,卧龙区人民法院被授予全省“青少年维权岗”荣誉称号,新野县人民法院被评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6个基层法院被评为少年审判工作先进集体,16人被评为维护未成年人权益先进个人。

      普法宣传 为未成年人筑起“防护网”

      “今天到法院参观,我最大的感受是今后一定要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少年,当罪犯的滋味太不好受了!”

      “这次参观学习,让我们对宪法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回去后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争取也做一名维护正义的法官!”

      这一幕幕,记录了去年3月14日卧龙区人民法院“法院开放日”活动现场,30余名学生代表到法院零距离了解审判流程,接受法治教育的场景。近年来,法院坚持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青少年走进法庭,在互动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在好奇里了解法律知识。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作为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动向,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疏导,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去年11月26日,在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市第三中学王堂校区联合开展的法治讲堂上,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审庭的法官张雪讲到。

      据统计,去年以来,南阳两级法院共组织法院开放日16次,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40余场次,开展法治讲座35场次,开展校园庭审12场次,直接受教育学生达2万余人次。

      心理疏导 让涉诉未成年人走出“心灵雾霾”

      “法官阿姨,我错了,当时一冲动就上去打人了,我现在很后悔,还想回学校读书,你们再给我一次机会吧!”2018年,桐柏县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法官在受理一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一行人来到涉诉未成年人汪某家中开展庭前走访调查,并对其进行了心理疏导,最终汪某放下戒备心理,开始主动描述案发情况并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

      记者了解到,法院在审理未成年人案件时,开庭前都会挑选具有心理学经验的法官,就未成年罪犯的心理活动进行详细的了解,找出其中的症结并进行前期教育。

      “为开展好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工作,从事少年审判工作的法官均要求考取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资格,目前已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法官取得了职业资格,并在审判前后适时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审庭庭长邓勇对记者说。

      2017年至今,南阳两级法院受理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共启动心理干预125人次,邀请心理咨询师参与庭审58次,帮助23名未成年罪犯重新回到学校或找到工作。

      回访帮教 助涉诉未成年人“浪子回头”

      “我叫小飞,今年23岁,今天我在这里向大家敞开心扉,希望大家从中吸取教训,切莫一失足成千古恨!”2017年5月26日,新野县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法官创新普法形式,请已判刑的青年劳教人员到校园现身说法,法官现场帮教,使在校学生深受教育,实现了失足青少年与在校学生的法治教育双赢。

      据了解,在小飞小的时候,父母离异,小飞曾被寄养到外婆家,又被过继给二伯。后来,父亲再婚将他带在身边,后妈生了弟弟后,父亲对弟弟关爱有加,对他却不怎么上心,小飞与后妈关系也不融洽,父亲就将他送到全封闭的武术学校。失望的小飞离家出走,在社会上跟着他人学会了偷盗。2016年2月,小飞因犯抢劫罪、盗窃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

      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审庭法官在受理这起案件后,多次到看守所对小飞进行回访帮教,深入了解其成长经历,并进行了心理疏导。通过教育和感化最终让小飞重拾对生活的希望。“在看守所内,感谢法官阿姨对我的帮扶教育,我学习到了很多法律知识,出狱后我才30岁,我还有机会再来一次,我出狱后会学习一门技术,重新生活。”普法结束后,小飞感激地对法官说道。

      “最近我在监狱表现良好,10年有期徒刑,现在已获减刑9个月。”在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最近一次的电话回访中,多个未成年服刑人员,纷纷向法官讲述自己的改造经历。为确保帮扶教育落到实处,南阳两级法院对于判处缓刑的未成年罪犯实行一案一档,均建立独立的帮教档案,办案法官通过预留电话、邮件、微信及发送“回访联系卡”等方式,实施跟踪教育和重点回访考察,同步记录每个人的帮教改造过程。

      “少年强则中国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南阳两级法院始终坚持把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坚持以审判为中心,以普法教育、判后回访帮教为抓手,与相关部门协作开展延伸保护等工作为有机补充,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关爱贯穿审判全过程,为未成年人筑起法治安全网。”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秦德平坚定地说。(南都晨报记者 王朝荣 特约记者 赵晖 通讯员 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