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卧龙区文明网 | 南阳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

欢迎来到卧龙区文明网!

要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生态南阳踏歌来 —南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2019-05-27 08:23:55   卧龙区文明网

  

      月季花开迎八方宾朋,生态南阳获广泛赞誉。

      初夏的南阳绿色打底、百花争艳,城乡山水美如画,景区游园人如织。2019世界月季洲际大会的成功举办,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也展示了自己的生态之美。“五一”期间,566.45万人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旅游总收入达32.46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61.74%、61.1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挥部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两山”“两化”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有效投入力度,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生态保障体系,顺利通过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和南阳白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创建国家园林县城4个、省级园林县城5个。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市广大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深、影响远的民生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勠力攻坚

      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克难攻坚,玉汝于成。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围绕大局谋思路,突出重点强攻坚,深入贯彻“两山”“两化”生态发展理念,创新思路,统筹协调,多点发力,重点突破,取得了较好成绩。

      园林绿化,构建满目皆绿生态环境。建立市、县、乡和社区四级联动机制,全民共建共享开展城区绿化,充分利用独山森林公园、环城高速林带、入市口等一切可绿化部位,进行大范围绿化,构建大环境绿化体系。持续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实施白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增种乡土树种,建设樱花、玉兰等专类植物园,形成了拥有1.8万亩水面的碧波长湖。新建、改扩建了泮池公园、月季展示园、梅城公园等一大批公园、游园。建成林荫道路210多公里,建设各类公园16个、游园149个,完成248.45公里道路绿化与街头游园绿地衔接和融合,增加空间绿量,市区道路绿化率和达标率分别达到99%和92.5%,中心城区绿地率达36.4%,绿化覆盖率达40.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43平方米。

   内河治理,再现“九龙护珠”人文奇观。我市中心城区内河综合治理工程按照“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水产业、水文化”五位一体综合治理理念,全面实施河道综合整治、景观桥梁、拦河坝、生态景观工程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温凉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成为精品工程,“水清、河畅、景美、岸绿”的靓丽景观成为百姓休憩观光、健身娱乐的好去处。目前,经过综合治理的汉城河、护城河,已成为城市风道、水道、行洪通道、绿道、景观廊道。梅溪河、三里河、十二里河等内河综合整治工程正在加快施工。随着治理工程的不断推进,一河一景观廊道、一河一建筑风格、一河一商业业态、一河一文化主题的滨水生态长廊和水生态文化景观,像一幅幅绚丽的生态画卷,正次第向广大居民展现。

      担当尽责,保水治污再铸辉煌。淅川率先组建2000人的专业护水队伍保水质护运行,

淅川、内乡、西峡、卧龙等沿渠县区加强内河治理、环境保护,拆除网箱、搬迁养殖场、关停污染企业、加强无害化处理、完善“五水共治”河长制等,确保了丹江口库区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水平,全市14个省控责任目标断面水质平均达标率为95.7%,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多管齐下,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编制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规划,自2016年开展创建以来,全市共完成造林134.37万亩,森林面积达到1324万亩,通道绿化率90.55%,村庄林木绿化率43.28%。我市40项创森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2018年10月1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南阳市为国家森林城市,并授牌表彰。

      铁腕治污,打响污染防治环境保护攻坚战。紧盯年度目标,从群众关心关注的环境热点、难点和痛点问题入手,打响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城区环境质量。抓住影响大气质量的牛鼻子,大力推进PM2.5和臭氧浓度的“双控双减”,采取站点管控、百日攻坚、零点夜查、VOCs专项治理、工地扬尘专项整治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治污管控措施。2018年,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210天,同比增加6天,位于全省第3位。10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平均达标率为9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精耕细作

      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思路决定出路,信念催生动力,规范提升效率。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弘扬绿色发展理念,高位启动,加强协调,跟踪督导,优化生态保护措施,创新生态产业发展,为加快推进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示范。

      高位启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创建工作,成立了高规格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挥部,制定出台了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方案、绩效考核办法。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级级有责任,层层抓落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规划引领。坚持规划引领,谋定后动,全面构建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区域发展空间新格局。我市先后出台了《南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南阳市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白河流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科学规划,为城市生态创建实现“多规合一”,有规可依,促进各项创建加速推进、稳步提升,提供了坚强有力支撑。

      依法管理。深入开展《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宣传学习,先后出台了《南阳市城市绿化条例》《南阳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南阳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市区乡镇和社区四级管理制度、多部门联动执法制度、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制度,全程跟踪督导考评,严格兑现奖惩措施,充分调动责任部门和施工单位的积极性,确保各项创建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共创共建

      全民参与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蓝天白云是生态,青山绿水更美丽。万众同心划大桨,全民共建创伟业。生态文明建设是民生工程,需要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引导全社会共创共建共享。

加强宣教,营造生态文明舆论氛围。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中国土地日等环境节日,广泛开展环境知识的社会化教育和宣传,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并渗透到社会生产、消费、生活的各个层面,动员和激发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热情。借助报纸、电视、手机、微信、LED平台等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政府治污治乱政策,宣传中央、省、市环境治理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营造了人人知晓环保、人人参与环保、人人关爱环保的浓厚氛围。

      创新思路,激发生态文明创新动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始终坚持在实践中创新,用创新激发动力,丰富实践,探索适合南阳发展实际的创建之路。创新建设节约型园林,实现生态建设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创新实施生活垃圾治理和“厕所革命”,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南阳数字化城管工作的创新性、引领性和可复制性受到住建部和省住建厅称赞。创新实施流域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信息共有,措施共用,成果共享。创新社会融资管理模式,引进企业承包、专业队伍造林的合同造林模式,破解资金难、专业管理缺失问题。创新开展绿色创建活动,引导绿色发展理念进学校、进医院、进商场、进社区、进家庭等,营造人人关注绿色消费、人人参与生态创建氛围。

       追梦而行,生态南阳步伐更加坚定。下一步我市将聚焦着力完善生态创建四级管理长效机制,持续推进环境保护综合治理攻坚战,切实加大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开展全域造林绿化活动,加强生态宣教营造浓厚舆论氛围等多项工作,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生态红利和绿色发展实惠。(南阳日报记者 黄 星 通讯员 冀俊任